服务热线
022-88717376
根据水利部2025年发布的最新标准,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(SL/T 631系列)在旧版(2012年发布)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,涉及适用范围、结构内容、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的调整。以下是新旧标准的主要区别:
一、标准名称与定位调整
1. 名称变化
新标准名称统一为《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》,删除了旧标准中的“评定”二字,更强调对施工质量的验收而非单纯评定,弱化了主观评价的权重,强化了客观验收要求。
2. 定位升级
新标准与现行规章(如《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》)衔接更紧密,强调与行业发展新形势的适配性,推动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适用范围扩展
1. 新增工程类型
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:第4部分(SL/T 631.4—2025)将适用范围从旧标准的“堤防工程”扩展至“堤防、河道整治及海堤工程”,并新增疏浚和清淤工程等内容。
生态防护工程:在土石方、堤防等部分均新增生态防护要求,体现绿色施工理念。
2. 细分工程类别
例如混凝土工程部分新增“沥青混凝土工程”“生态防护混凝土工程”等细分类型,覆盖更全面的施工场景。
三、技术内容更新与新增
1. 结构优化与章节调整
土石方工程(第1部分):新增“土工合成材料排水与防渗工程”章节,细化明挖、填筑工程的技术要求,附录从2个增至3个。
混凝土工程(第2部分):增加碾压混凝土、预应力混凝土的验收细则,章节由旧版9章扩展至11章,附录从3个增至5个。
地基处理工程(第3部分):补充锚喷支护、桩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,新增“其他地基处理工程”章节,覆盖更多新型工艺。
2. 新增技术要求
明确疏浚工程中淤泥处理的环境保护指标;
在混凝土工程中增加耐久性检测要求,如抗冻、抗渗性能的量化标准。
四、验收程序与管理强化
1. 验收流程规范化
新标准将验收程序细化为“自检、申请、技术预验收、验收会议”四步,替代旧标准的“初验、终验”两步模式,减少主观判断偏差。
2. 监督管理章节新增
首次在单元工程验收中明确监管责任,要求建设单位建立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,并纳入工程档案管理。
五、配套标准同步更新
新标准与《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》(SL/T 582—2025)等同步实施,形成覆盖土石方、混凝土、地基处理、金属结构等多领域的完整技术标准体系。
六、总结
新版单元工程验收标准通过结构优化、范围扩展、技术要求细化,实现了从“单一质量评定”向“全过程质量管控”的转变,更贴合绿色施工、生态保护等现代水利工程需求。建议相关单位通过水利部官网“政务—技术标准”专栏获取完整文本,及时调整施工与验收流程。